吴世忠

2016/11/2 14:57:51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吴世忠,男,汉族,生于一九五二年,姜家洼子村村民。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他热心村内事务,积极助人为乐,深得村民的赞赏。

热心村务的老干部

见到吴世忠的时候,他正在清扫社区主干道旁边的垃圾,一把用得只剩下根部的笤帚,一把磨得发亮的铁锨,就是这样简单的清扫工具,一下子陪了他五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吴世忠。姜家洼子社区支部书记朱洪安说:“天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大家伙一起床先看见的就是老人骑着三轮车,尽职尽责地把各个垃圾箱的垃圾、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上世纪七十年代,吴世忠担任过生产队的干部,为村里的大事小情操了很多心。朱洪安还说:“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他就非常的认真负责。我们小的时候,你要是破坏一点儿公物,他都不干,折一根树杈他也管,这是大队的财产、集体的财产,不让动。如果说谁损坏了集体的东西,老爷子绝对去阻拦去,时时想着自己是村里的一名干部。”

吴世忠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乡亲们,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从村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儿女也已经成家立业,幸福和睦的家庭让老人家非常的满意,可是忙了一辈子的他总想再为村里做点什么。

从2010年年底开始,吴世忠开始无偿的为村里打扫起卫生。从此,吴世忠成了全村第一个早起的人。一到夏秋农忙时节,麦芒子、玉米皮等堆满了大街。夜里,他连觉都睡不踏实,深怕烟头扔到上面引起火灾,就顶着星星起来,把各种杂物和垃圾一车一车地拉走、打扫干净,他心里才踏实。吴世忠说:“见着这个我都不舒心,不弄完了连饭都不想吃。非得让他溜光,大伙瞅着舒心。”

早起晚归清扫街道是个辛苦活儿,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闪失。有一次,因为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好骑,车上的倭瓜秧子又沉,车轮子一硌,三轮车掀翻在地,郭大爷的胳膊、腿都摔破了。他不想跟别人说,又怕老伴儿知道心疼,转天又准时出现在街道上。吴世忠说:“骑三轮车,瘸也不显,撑几天就过去了。心里就想着群众,也没想别的,负点伤是经常的事。”

吴世忠的做法不但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响应,也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吴世忠的儿子说:“我父亲现在64岁了,从我自身做儿女的角度来讲,我不想让我父亲再去干了,因为劳累了一辈子,也到该休息的时候了。但是我父亲总是说要为老百姓做点贡献,干他自己高兴的事。作为子女来讲,我们也支持理解,赞同我父亲现在继续为老百姓做点贡献。”

全村闻名的“和事佬”

村民们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爱找他来调解。吴世忠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在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更有一套独特灵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边,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然后和两方分别详细了解情况,分别做工作,最后作为中间人,将双方叫到一块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调解打架斗殴,摆平家务事,他成了法庭的“编外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为广大群众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吴世忠经常帮助年轻村干部解决土地纠纷。作为一个农村党员,吴世忠知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决好农村土地纠纷,就是维护和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也是衡量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关系农民对我们党的信任。他在处理这类纠纷时,一贯坚持一个原则:土地不能撂荒。这个原则,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在解决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纠纷的时候,经常能得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乐于助人的模范

吴世忠与邻里相处十分融洽,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待人真诚、热情,喜欢帮忙。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吴世忠只要有空就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他却说:都是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付出,不求回报,一直在身边默默地奉献着。(助人为乐)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