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欣

2017/4/27 11:22:10

冯清欣,女,1972年2月出生,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教师。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冯清欣却用自己的坚守与孝道,改变了人们这一世俗偏见,用对老人的一片真情生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2005年冯清欣的公公被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但在她细心照顾下公公的生命延续了三年多才离开;她的母亲脑中风偏瘫十几年,日常生活一直不能自理;婆婆患有严重哮喘病、心脏病,刮风下雪的日子呼吸都困难,常常需要住院。为工作和照料老人两不误,她和丈夫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的精神和身体都越来越好,而这对老姐妹在生活里互相体贴、互相照顾,亲密的像一对亲姐妹,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冯清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子女的职责,在平凡生活中演绎点滴的亲情故事。

公公癌症晚期,媳妇悉心照料

2005年3月,冯清欣的公公被医院查出肺癌晚期,医生诊断仅能维持三个月生命。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减轻他的病痛,冯清欣主动与丈夫商议把公公接到家里来,因为房子太小房间不够,为了让老人住的舒服,他们便把女儿的床搬到他们夫妻两个的卧室里,三人住一间,把女儿的房间空出来给老人住。

此后的日子里,她每天早早起来做完饭,先伺候老人吃完饭、喝完药,最后自己再吃,然后拾掇好家务再去上班。每天做饭前都先问问公公今天想吃什么,再根据老人的意愿做饭。那时由于刚刚在买了房子,家里生活较为拮据,但她宁愿在自己身上节省,也不能委屈了老人,经常为老人买一些鱼呀虾呀老人爱吃的东西和营养滋补品。2008年,公公的病情加重,已经不能自主进食了,每次吃饭都是冯清欣一勺一勺慢慢地喂食,有时老人边吃边咳嗽,甚至把饭粒喷到她身上和脸上,但她从没嫌弃过,更没有给老人摆过脸色,一直如同亲女儿一样照顾公公,老人逢人就说自己摊上了个好儿媳。经过积极治疗和她尽心细致地照料,老人的生命延续了整整三年。三年后老人幸福地走了,可她本就清瘦的身体显得更孱弱了。

照顾多病婆婆,依旧无怨无悔

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她的婆婆长期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自从公公病了,每年过冬她就和丈夫把婆婆接来,家里安装了土暖设备,每天晚上她都起来添一次煤,让婆婆的房间总是暖和和的。即便如此,由于婆婆的病很严重,有时免不了深更半夜去医院抢救。2007年的三九天里,她婆婆在洗手间里晕到了,还嘟嘟囔囔说着胡话。她赶紧叫了救护车把婆婆送往医院,抢救到天亮才脱离危险。在住院十多天的日子里,她马不停蹄地往返于课堂和医院之间。婆婆出院后,她整个人瘦了一圈,医生和护士还以为她是老太太的女儿呢。2009年婆婆又查出了冠心病,为给婆婆支架,她拿出了准备买房的首付。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她们新买的90平米带有供暖最好的朝阳房间成了婆婆的乐园。为解除婆婆的病痛,她又为婆婆开始了中医理疗,现在婆婆的病情大为好转。婆婆喜得呀逢人就夸儿媳妇好,小区里没有不晓得的了。

母亲突患中风,女儿奔波照顾

祸不单行,2005年7月,冯清欣的母亲突然得了脑中风,经过治疗身体右侧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接受不了自己偏瘫的事实,整日以泪洗面,心情抑郁。那时适逢暑假,在伺候完重病的公公之后,她每天来回奔波娘家,抚摸着母亲粗糙的手,轻拍着母亲如弓的背,陪她聊家长里短,鼓励母亲康复训练。她和丈夫在母亲院子的活动范围内埋上木桩,绑上离地面一米多高的横木棍,让母亲戴上手套扶着走,而她在旁边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蹲或站手把手地帮着反复练习。终于,由原来行走一两步到十来步,后来自如地从堂屋到厕所。她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两把旁边带扶手、椅面上打磨光滑中央有洞的特制椅子以方便母亲白天和黑夜在室内外大小便。逐渐的,她母亲能够自己穿衣,由开始的尝试到习惯用左手拿汤匙自己用饭。自己再舍不得吃,都是给老人买上好的药和滋补品。经过半年的康复,她母亲的病情和情绪基本稳定。她也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2015年春,她八十岁的父亲突然离世,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她便和丈夫把母亲接到楼上与婆婆一起住,晚上夫妻俩陪着两位老人,直至老人情绪平息。俩老人唠嗑作伴,她也安心。她与丈夫更早早给母亲赖以行走的凳子腿底部裹上橡胶垫,以免走动时影响楼下邻居休息;给母亲活动的空间铺上废弃的传送带胶垫,以防老人滑倒;母亲吃完饭起身需要用左脚蹬住茶几才能起来,她便找来铁砧搁在茶几底部以免母亲起身用力太大蹬着茶几走。每天晚上安顿两位老人休息后,她往往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但只有安顿完老人她才舒心。

多年来,双方老人的棉衣、被褥也都是她抽空拆洗缝制的。每到周末、假期,她得空便往返于双方父母家,给在家的老人解决看似简单他们自己却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换灯泡、买煤安烟筒取暖、买药煎药、洗换季衣服、剪指甲、洗头洗脚,她甚至还学会了给老人理发……。多年如一日的风里来雨里去,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有时,她和丈夫开玩笑说,其实双方父母的家才是真正的家,自己的家倒像临时安身的宿舍。她不仅视双方的老人为宝,还和双方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人生路上相携成长。由于当时她公婆的身体就不好,她小叔子的婚事也是她一手张罗的。她一板一眼的按传统的乡村婚礼的礼节娶来了弟媳,在当时附近的十里八村也成为一桩美谈。她弟媳在医院生小孩时,她始终陪伴左右,直至母子平安出院。大家都说,虽然她年纪不大,却担当了准婆婆的角色。

她尊老爱幼,用爱心和行动换取父母真心笑容。她常常说,自己吃差点穿差点都没什么,关键是双方老人是否活得舒心,老人脸上有笑容,我们做子女的比什么都高兴。和同事拉家长,她说,在过去艰苦的年代,父母为培养儿女成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那可比我们现在抚养儿女难多了,我们今天所做的,远远不及父母对我们似海的恩情;再说了,养儿防老,照顾好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这样做不是在尽孝道而是在尽义务……。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为人母,她时常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在她的教育下女儿很出息,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成绩优秀。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这些年来接济邻里、资助学生的事情没少做。

教学成绩突出,是教师的楷模

在学校,她勇挑重担,用知识和智慧真诚育人。她听从领导服从分配,与同事关系融洽,深得同事们的称赞。她专心研究教材,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用知识和智慧真诚育人。20年的毕业班教师、15年的班主任生涯,从没说累过,教育教学成绩多次得到领导表扬。每逢暑假、寒假前来看望她的学生那个热乎劲令人羡慕,有的学生亲切地称她为冯妈妈。这些年她先后荣获区“青年岗位能手”、“区英语学科教学能手”、“寒亭区好媳妇”等荣誉称号,并三次获得“寒亭区教学成果奖”。教学之余,勤耕不辍,撰写区级教学论文6篇,市级教学论文2篇,在《潍坊日报》、《山东教育》发表论文各一篇。

她爱岗敬业成绩突出,是一名难得的好教师;她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至孝大爱的好人。(孝老爱亲)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