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刚

2017/5/26 15:56:24

刘金刚1998年毕业于聊城大学,毕业以来刘老师以满腔的热情勤于工作,甘于奉献,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十九年的教学生涯他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无数的学子送入了高一级学府,更以其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呵护了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帮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快乐地成长、成人。正是因为这份对事业、对孩子的热爱,使他连续多年获得高考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连续多年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全身心的投入,只因为这份热爱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方面是这样,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也是这样。刘老师热爱班主任这份工作,并乐在其中。面对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细细碎碎,他从来不会应付了事,而是详尽各种办法,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解决得尽善尽美。

“既然选择了班主任这份工作,那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自己的班集体。”这是刘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去做的。在这其中,言传身教,坚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是最重要的,而刘老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要求学生做到的,刘老师首先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拿最简单的按时到校来说,他要求学生每天早上6:30到校早读,那么他自己就做到了,而且这样一做就是十几年,这近二十年中,他都如一日地坚持每天6:20到校,和学生一起上早读,所以刘老师所带的班的早读不光是纪律好,而且效率高。要求学生保持环境卫生,刘老师也参与进来,把遇到的垃圾捡一捡,教室里脏的地方扫一扫、擦一擦,久而久之,只要学生看到了,他们就会把这些记在心里,照着去做。可以说刘老师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为人师表,成为了学生的表率,他真正践行着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从细节上关注学和,润物无声

班级中的学生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包括学习成绩的高低、家庭情况的差异、性格脾气的差别等,但尽管情况有差异,成才的期望却是一致的。刘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平时就努力地让自己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最起码在人格方面是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如果说有不平等的地方,那就是对那些学习方面弱一些的或者思想行为出现点小问题的学生批评教育的次数多一些,交流谈心的时间长一些。比如对于一些较为懒散、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并没有直接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而是先与父母进行交流,取得与父母的配合,从接近学生入手,找尽理由和他套近乎。设法找他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让他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别人对他很在乎,从而帮助他克服懒散的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如14年的时候,有个学生十分叛逆,家长的话从来不听,学生成绩也十分差,班级纪律也几乎不用考虑,面对这个学生,刘老师没有单纯用班级纪律等来约束他,而是从不同渠道了了解这位学生的方面,努力寻找他的优点。经过了解后,刘老师终于发现这个孩子为人十分讲义气,好面子。发现这一点后,刘老师就找了一个晚上,和他席地而坐,如一个朋友一样从社会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谈起,逐渐走入他的内心。从此这个学生就成为了刘老师的忠实“粉丝”,班级纪律性变好了,成绩也好起来,最终走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这些年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具体内容不一致,但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用爱心影响学生,用真心沟通家长,用耐心传授知识,用诚心沟通情感,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情感变化,从细节上去关爱每一名学生。这不光是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学生或者家长在这方面提出意见,在满意率调查一直是100%。

尊重差异,因材实教

现代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刘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老师曾经管理过普通的专业班、创新班。这些不同状况的班级、同一班级里的不同状况的学生甚至是不同阶段的同一名学生,在管理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对美术专业学生,刘老师就努力地配合专业老师抓好专业课的管理,配合文化课老师抓好文化课的管理,甚至是要协调专业老师和文化课老师如何更好地管理好某些学生。总而言之,就是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踏踏实实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社会的一个有用人材。

不仅如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刘老师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高一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高二学生的人生规划指导、高三学生高考目标的制定,甚至是志趣各异的学生,有的喜欢学习,有的醉心于班级事务,对于这些情况,刘老师都认真地研究实践,且效果良好。(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