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卫

2017/8/1 8:40:25

杨红卫,女,汉族,1966年7月出生,潍坊“风筝王”杨同科第三代传人。她坚持不求数量求质量的原则,精益求精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制作的每一只风筝都要经过试飞合格后,才装盒出售。她心系风筝,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流活动,表演风筝扎制和绘画讲解,传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在埃及开办了中国风筝制作培训班,为杨家埠风筝技艺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先后荣获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首届(潍坊)国际风筝工艺大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

诚信经营,质量为上

杨红卫是风筝世家第三代传承人,爷爷杨同科号称“风筝王”,他十岁学艺,十一岁自立扎风筝,扎了八十四年数万只左右。1986年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他扎制的360米龙头蜈蚣放飞后获大奖。红卫继承了祖父杨同科老艺人的扎制技艺和特点,在绘画方面,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对比性强;在扎制方面,竹条均匀,骨架周正,左右对应,上下对称,一级风起飞,五级风不折。她始终牢记爷爷的教导,坚持不求数量求质量的原则,做到直观和起飞效果并重。她的风筝选料考究,都是采用正宗真丝绢,手工绘制而成,并且单只试飞,合格后才装盒出售。

坚持匠心,精益求精

一把雕刻刀、一支上色笔,真丝缎面厚薄有度,木骨架与丝质布料刚柔相济,在纷繁复杂的几十道工序中,杨红卫与风筝开启了人生相伴之旅。“我就是一位民间艺人,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平平常常过日子,实实在在过生活,凡事都讲究个真,做人就讲究个诚,风筝制作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岁月慢慢流淌,在真丝上用心做画的杨红卫却没有察觉到。做骨架、刷糨糊、裁纸、贴糊、拉伸、微调、抚平,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一种坚持,一种倔强,正是杨红卫的立业之本。无关利益驱动,无关人情左右,不忘初心,只留本真。“手工制作风筝来不得半点焦躁,一般的人没多少能静下来做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更没有耐烦心。”手绘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制作骨架周正、左右对应、上下对称,一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精益求精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杨红卫眼中充满了专注,风筝有骨有肉,更有神,“一级风起飞,五级风不折”。这样震撼心灵的不光是风筝,更是她对风筝的匠心精神。  

心系风筝,传承文化

大放异彩的潍坊杨家埠风筝,为杨红卫带来了诸多荣誉,她被众多赛事、展览邀请,参加比赛、担任嘉宾。少小便在家中耳濡目染风筝技艺的杨红卫,见证了潍坊风筝的辉煌,却也见证了风筝手艺人坚守的寂寞与孤独,“好的风筝是有生命力的,手工制作的目的就是力求最精细,这是一个创造精美的过程,只有真正的美才能打动人心,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在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薄利多销的恶性市场竞争蚕食下,杨红卫一直坚持有内涵、有情怀、有温度,好用、耐用的作品。作为手艺人,杨红卫凭着一份坚守,遗世而独立。简约、鲜艳,着重架构与设计,凭借着灵巧的双手,把轻盈的风筝放飞进了国家级“非遗”。“我想在有生之年,多创作一些作品。好的东西就应该留给历史,留给后人,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作为潍坊风筝的女儿,要做一个传统风筝的守望者。”杨红卫一直以来都踏踏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她认为低调一点才能长长久久。心怀对纯粹的崇尚、对手工的热爱,继承这一门技艺,也等待着五彩风筝在霓虹闪耀的现代都市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不是为功名利禄,只是因为一种文化传承。

她曾应邀参加香港“世界同乐日”活动,荣获最佳设计和最长风筝放飞两项大奖;曾一赴巴林、两访德国、连续两年应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邀请,对50多所学校学生表演风筝扎制和绘画讲解,传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还参加了第六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馆“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中国农展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澳门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展示活动又开办了中国风筝制作培训班,学员从6岁到60岁不等,学员总计150人,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还发了证书和感谢信,并给山东省文化厅发了感谢信,要求给予表彰。(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