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志

2018/7/2 16:18:01

  孙希志,男,中共党员,山东潍坊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

“有事需要可呼我”,是退休18年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的78岁孙希志教授离岗前的深情嘱托,饱含了他对医院、对科室、对工作的热爱和不舍,湿润了无数人的眼眶。六十岁花甲之年,本该在退休之时享受安逸闲静的生活,他却选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七十岁古稀之年,本该在家尽享含饴弄孙天伦之乐,他却仍在重复病房、办公室、家,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就是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孙希志教授。

他是病人眼中医德高尚的良医名医

退休18年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门诊、查房、改病历、讨论疑难杂症是78岁孙希志教授工作的常态,记者初略计算,退休后的18年里他的门诊病人就达五万余例……

“病人能来找你看病,那就是对你的信任。”他这样告诉记者。看着眼前这个老人,和蔼、慈祥,怎么看也找不到领导的影子,专家的威严,可他偏偏就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风湿病专家,他的标志性的专著《实用风湿病学》,已经出版到了第三版,从他科里已经走出了三位三级甲等医院的风湿科主任。他和蔼的背后是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慈祥的里面是对待患者的和风细雨,如沐春风,一颗大医精诚的仁爱之心,一个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的良医名医。

孙希志有个习惯,就是提前半小时开诊。他说,我早半个小时开诊,不仅为了让更多的患者早一点就诊,更重要的是让外地的患者早一点回家。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孙希志骑电动车在上班路上摔倒了,他活动一下筋骨看没有什么问题,到门诊后抓紧给排队的病号看病,直到中午下班才发现胳膊好几处都擦破出血,惹得医院同事一顿埋怨,“孙教授,您为了病人,也不能不顾自己身体啊。”孙希志笑着说,这不是没事吗?就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每当看到孙教授的工作态度、工作激情,职工们没有一个不勤奋工作的。

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问诊技巧,让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周围市县,甚至河北的患者,孙希志都是一视同仁,开始的时候预约,更多的时候是号挂满,病患无法看病,孙希志干脆取消了专家号、限号,就这样,他出诊时间越来越长,拖班成了家常便饭。遇到那些没有带足钱看病的患者,孙教授就会帮忙先垫上医药费。遇到外地患者当天拿不到检查结果的,孙教授都是与其约好时间帮患者拿出化验单……

孙希志用高明的医术和温情的服务感动着患者,也时时被患者感动着。“孙教授真心实意地为我们着想,他的医术、人品我们信得过,是实实在在的良心医生。” 一位孙希志的老病号这样评价,碰到亲戚朋友有风湿疾病问题,她也极力推荐找孙希志看病。

因病致贫在当下似乎成为一种现象,看到那些偏远农村的患者,孙希志总是为患者“精打细算”,想方设法地为他们省钱,一是避免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二是用一些治疗效果不错的替代药品,甚至他会为患者用一些中草药,对不同的病患,孙希志总是根据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最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给患者省钱,几十年来,孙希志都是自己做滤纸条,用于患者干燥综合征的检查,虽然只是区区几元钱,他都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为患者着想。

他是同事身边正能量的传递者

  早在1986年,风湿专业在潍坊还是一片空白,大内科工作的孙希志潜心研究,率先在附属医院成立了风湿科,开创了潍坊市风湿病规范治疗的先河,当时跟他一起从事这项工作的医生后来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教授。
  2001年,孙希志退出附属医院的领导岗位,也从临床一线光荣退休,数家私家医院、诊所开出高薪聘请他,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服家人,继续在附属医院坐诊。他说,医院历练和成就了我,我要为医院再干20年。在医生想法设法走穴的大背景下,他硬是顶住各种压力,只拿医院每月300元的补贴。
  孙希志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退休返聘期间,仍然坚持一周一次门诊两次大查房,从不间断,不管天气好坏,都是第一个到达,值夜班的医生、护士早已习惯早上七点多钟电梯门一开,看到孙教授熟悉的身影。

孙希志经常深入科室参加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指导抢救,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有独到之处,让许多辗转多家医院得不到满意治疗的患者脸上重现了笑容。从医5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在病例讨论时,他不仅凭个人经验作出判断,更多的是还要对照书本,确保诊断、治疗有理有据。

同事们都说,风湿内科最爱学习的是孙教授。作为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孙希志仍然坚持不断地学习诊疗新理念、新方法,每一期《中华风湿病》《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他都认真研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十年如一日。每每看到有价值的文章,他都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而这些杂志都是他自费订阅。

孙希志主编的《实用风湿病学》已是第三版了,出版前,他依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校对,每一个章节都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的修改,去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办公室空调坏了,孙希志汗湿衣襟坐在电脑前仔细改稿的情景至今让同事们记忆犹新,深受感动。

“孙教授生活简朴,但是内心富足,身体渐老,心态仍然年轻,他对医院、对患者、对医疗工作付出了青春年华,他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是我们身边传递正能量的好榜样。”同科室的同事这样评价孙希志。这也是为何在风湿内科医护员工的眼中总能看到不一样的激情和力量的原因吧。

他是年轻人心里德艺双馨的好老师

年轻医护和孙希志一起总是没有一点距离感,他的笑容是一支心灵良药,他的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传道授业、培育后人的大医品质,不是通过大道理传播,而是通过一个病例,一个诊断的推演让青年医生和实习学生感到通身的温暖并由此产生由衷的敬佩,每当遇到疑难病症,甚至生活中遇到困惑,年轻人总是向孙希志请教,他也总是愉快地排疑解惑,鼓励他们好学上进。

年轻医生或实习学生刚进科室,病历书写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孙希志自愿承担起为年轻医师修改病历的职责,大到诊断依据,小到标点符号,错别字,全都一一用红笔标注、校正,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病历”。很多年轻医生的病历都是孙希志手把手改出来的。一位进修医生至今仍保存着孙教授修改的病历,他说,“每次在工作繁忙书写病历懈怠之时,就提醒自己看看这些病历,告诫自己临床工作来不得丝毫马虎。”

查房的时候,孙教授的白大褂口袋总能“变”出各种东西,听诊器,手电筒,叩诊锤,皮尺……各种医疗器具应有尽有,可以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详尽的查体、诊疗。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让初入临床工作的年轻人深深折服。

孙希志带教的见习医生,见到他总是有一种敬畏,这种敬畏不是表面的严厉,而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忱,他们说“孙教授看门诊时,总是提前半小时开诊,几次我们偷偷溜进诊室,实在不好意思,又比老师晚了,七十多岁高龄的老教授对待工作这么认真,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

他是家庭生活的守护者和缺失者

孙希志和老伴于老师是山东医科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时本该有更好的归宿,他们却毅然选择了当时经济落后、医疗水平落后的昌潍地区,在医院一干就是几十年。

孙希志的老伴之前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退休后身体不太好,后来又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瘫痪在家10余年,孙希志悉心照顾了她3000多天,却没有一天因为照顾老伴而耽误工作。

每个周末孙希志都会提前买好一周所需生活用品和饭菜,每天上班前为老伴洗漱、喂饭、喂药、打针、翻身,全部完成后才放心去上班,中午和晚上下班后依旧是重复这一套,晚上做完家务后还会抽出时间给老伴读书读报看电视。

孙希志把劳累、辛苦变成了最深沉的爱,老两口平淡而真挚的生活,让身边的人更懂得珍惜相濡以沫的感情。老伴去世后,在外地工作的儿女逢年过节回来陪陪老父亲,一家人其乐融融甚是融洽,孩子们表示,理解父亲的选择,尊重父亲的决定,希望父亲在身体力行之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就好。

78岁高龄的孙希志打算今年3月份离开兢兢业业工作了53年的临床工作第一线,他觉得自己有点力不从心,怕给年轻的医生添麻烦,望着工作了半个世纪的医院,他写道,“王主任:您好!感激您对我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明天就不来了。桌、柜、门的钥匙,全部交还,请查收。做的一盒滤纸条给您保存,用时让护理给进行高压消毒后再用。有事需要时可呼我!再见。2018.2.28下午。”

饱含对医院、对科室、对工作的热爱和不舍,这份短短的字条被转发到朋友圈后,湿润了无数人的眼眶。退休18年临床一线的坚守、53载的从医路上,78岁的老教授孙希志,以“仁心妙术、佑民济世”的精神解读着他的人生。(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

游客:

2018/7/8 12:39:35
作为潍坊医学院的学生,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和自豪;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为有这样的前辈而庆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孙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为我辈学习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