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敬

2020/6/3 9:57:32

杨敬敬,女,1983年3月8日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潍坊行知学校历史学科教研组长、补习部备课组长、补习部实验班历史教师。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重庆市人才引进计划的一部分进入重庆渝北区一所重点中学任教,2017年在家人“父母在,不远游”的劝说下,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来到潍坊行知学校工作。从教以来她先后获得了重庆市渝北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学校三八红旗手,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班主任;潍坊行知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杨敬敬老师研究生毕业时,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章开沅先生对毕业生们的期许,她记忆深刻,并且身体力行。作为一名老师,杨敬敬一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教学认真负责。从教以来,她都奉行“对教学负责就是最大的修行,对学生负责就有最大的福报”的原则,在教学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她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所以她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刚到行知的时候,别人都把她当做一位“老教师”,她却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于是她主动拜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为师,天天跟着听课,一听就是一年。但凡学校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她总是认真听,认真记,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拼命吸取教学经验的养分。

除了在教学上的研讨学习,她还尽量抽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就是跟书籍交朋友,跟作者交朋友。”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她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记下笔记和自己的感想,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读专业方面的书,利用网上公众号,各种专业学习网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更新自己的观点紧跟学术前沿。       

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还是上课。上课前,她都是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情况,在备课的时候反复思考哪个环节学生还没有掌握好,哪个环节还要再重点强调,用一个什么主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等等。不同于一般老师的课件,她还是坚持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设计详细记录,进行精心的手写备课,两年多的时间她已经写了密密麻麻的8本备课本了。

历史课有它的特殊性,有大量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而这些是学生学科素养的基础,所以课后她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落实。她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学生不要把知识学死了,要学会应用,学会跟古人对话,体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与想法,感受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作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带领团结本组的老师们开展积极的教学研究工作。每次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分享,有讨论,有总结,让每一位成员都在不断进步。疫情期间,也不忘展开网上教研,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和线上教学资源,制定精准的教学计划,指导老师们上课。

在对待学生方面,她深知复读学生的不易,知道他们能够选择再来一次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她真心付出,耐心指导。在学业上,有些同学对讲过的知识还是不能理解,她几乎每天都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轮流让学生到办公室再进行单独指导。疫情期间,她使劲浑身解数,指导学生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开直播、人人讲,微信语音加文字,对传上来的视频作业坚持一对一点评等等,可谓尽职尽责。在生活上,复读生临近考试了压力大,她跟另外两名老师带着家远不能回家的孩子们去公园散心,弹吉他唱歌,跳舞,去班主任家包饺子。

疫情复课后,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她利用自己回家“探亲”的机会,买水果来分给大家吃……这些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赞誉。从教以来的第一届学生都已经研究生毕业了,还经常给她发信息,毕业了,又聚会了,结婚了,生孩子了……年年毕业、在读学生的感谢信她都珍藏。她说当老师的,不求有多少物质财富,只要在学生的这段学习旅行中你是留下过正面的印记的就知足了。

杨敬敬作为老师她认真负责,作为一个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她却有些愧疚。孩子上一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正需要家长的陪同。尤其是疫情期间,每天孩子除了上午的网上课程,学校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还要进行八个一打卡(阅读一小时,锻炼身体一小时、关注时事一小时,口算练习20分钟等)而这些都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很多时候妈妈上课没空就推给爸爸。为了配合学生的自习时间,晚上检查学生的时候正是他要读书的时候,经常就是刚刚开始给他讲故事,学生连线来了,妈妈只好放下故事书就来检查学生了。时间长了,孩子跟爸爸就更加亲近了,有时候妈妈有空想要跟孩子亲近亲近给他讲故事,孩子反而说:“我要找爸爸讲。”那一刻她的心里也是五味陈杂。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也已经慢慢接近中年了,久坐和伏案工作使得颈椎和肠胃也慢慢出现了毛病。但看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她还是相信自己的青春没有辜负。教育的青春,让她在此刻这个空间,让今生这个时间变得更加有意义。教育的青春,让她收获了学生的爱,收获了幸福。(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