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萍

2020/9/28 17:02:17

孔子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孝老、敬老、助老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弘扬孝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是代代相传的。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孝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孝重我们自己! 孝老爱亲,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它传递着阳光,让温暖撒到亲人的心。

孝老爱亲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孝老爱亲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并不会苛求儿女有多大的成就,尽力就好,也不会苛求为他们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有事时能伸以援手,生病时能求医问药就会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了,因此,平时周艳萍老师尊重长辈,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母亲患高血压多年,她就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定时为她量血压。每年都会带母亲到医院体检,每月买药送到家。遇到父亲身体不适,她就及时带父亲去看医生,可以说家庭气氛和谐温馨。

让长辈安度晚年是人之常情,2017年是周老师父母责任重大的一年,二弟结婚完成人生大事,奶奶寿终正寝,他们完成了抚育儿女、孝敬父母的任务,实是辛苦。周老师姐弟三人感念父母的不易,出资带父母出门旅游享受生活。看到父母第一次坐飞机的自豪、赏景时的愉悦,周老师心里也很高兴。所以说孝老爱亲不一定是很大的场面,或是很大的花费,有时只是很小的点滴就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孝老爱亲是倾情付出

结婚后,在工作之余周老师在节假日陪伴公婆,为他们洗衣做饭。公公自小左腿残疾,走路不便,身体瘦弱,地里的农活全靠丈夫和婆婆。婆婆自幼患肺结核,年轻时为了三个孩子尽力劳作,加上先天病体得不到好的治疗和休息,到了晚年脊柱已被压迫变形,心肺功能很差,不能剧烈劳动。周老师下班后就回家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尽力替婆婆分担家庭的琐碎事务。公婆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邻居都说婆婆有福气,找了个能干会过日子的好媳妇。好景不长,结婚一年后婆婆病情加重,呼吸严重困难,嘴唇发紫,走几步路就感觉喘不上来气,丈夫给婆婆买来氧气瓶,在家自己吸氧缓解病情。当时周老师已身怀六甲,放寒假回家,每天忙着收拾凌乱的庭院、落灰的厨房,挺着大肚子烧火、炒菜,把饭桌摆在床上给婆婆吃,给婆婆端水递饭、喂药。终于挺过了寒冬,迎来了暖春,婆婆的病情缓解了,周老师也顺利产下孩子。因为知道婆婆身体极差,月子、产假期间,全是周老师自己带孩子,婆婆看着小孙子天真可爱,心情也好了不少,一家人你敬我爱,也是其乐融融。婆婆命苦,已是灯枯油尽,在周老师休完产假上班的第一天,婆婆再也强撑不住,被紧急送往医院。她操劳了一辈子,苦苦支撑的家、拉扯的孩子都已成人后,身体也严重透支,一个月后因心肺肾功能严重衰竭,撒手西去,她的婆婆在去世前一直受到周老师的精心照料。

可怜孩子没了奶奶,周老师又得上班,只好找亲戚帮忙带孩子,最后由周老师姑婆家初中毕业在家待业的妹妹来照顾襁褓中的婴儿。周老师一边认真上班教育学生,一边下班抓紧接替没有任何育儿经验的妹妹,还要操心失去老伴的残疾公公的衣食取暖,真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当时周老师夫妻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居无定所,孩子三岁前总共搬了七次家,为此周老师和丈夫节衣缩食,勒紧腰带过日子。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夫妻俩齐心协力拉着家庭这辆沉重的车,呕心沥血、倾情付出,从贫穷一路走来,孩子一直品行端正、积极向上,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

孝老爱亲是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周老师积极上进,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储备,给学生提供更好地教育服务。学生好比她的孩子,她的生命线,把工作干好了也是她自身价值的又一体现。周老师用百倍的工作热情教学生怎样做人,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孝心的孩子。语文科目知识繁杂,作业种类多,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需要下大力气,执教语文十几年来,周老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教出的学生语文成绩非常出色。学生在学校既收获了知识,还真正学到了如何做人。因此,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对周老师高度认可,先后获得了“三八红旗手”“语文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扎实的工作作风带动了家庭积极向上的氛围,周老师的家里堆满了书籍,书橱里、学习桌上、沙发上、床头上,随处看见的就是书。周老师在家里没事就拿起书看,丈夫也是经常加班加点忙工作,儿子在夫妻俩的影响下,也非常喜欢看书,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洋洋洒洒,各科成绩也很理想。每当周老师的父母提到他们一家都会很自豪的介绍:他们俩当老师,工作很出色,孩子也出息,是最让我们放心的。公公也说:“村里的谁谁和我孙子一个班,他妈妈见了我就说你家孩子教育的好,人家怎么这么优秀来?”公公说时脸上笑眯眯的,掩饰不住自豪的神情。

孝老爱亲,其实没有很多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能吃苦受累,能不忘初心,能脚踏实地,就能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孝老爱亲)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