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礼

2021/4/1 17:16:59

魏学礼,男,出生于1969年2月,中共党员,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现潍坊市第三殡仪馆服务部副主任。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殡葬一线,认真负责、吃苦耐劳,默默地在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为人正直,尊老爱幼,与同事交心,乐于帮助他人,时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操守,始终坚持“丧主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宗旨观念,大力弘扬孺子牛的民政人精神。

一、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新风

1997年刚参加工作的魏学礼,便肩负起宣传推广火葬的重任,一次次下乡村、进社区为群众讲解火葬的优点,改变群众陈旧思想观念,引导群众前往殡仪馆办理火化业务,一步一个脚印,将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进入新时代,他积极响应号召,多次参加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带领同事下乡村、进社区,通过现场咨询和发放宣传材料的形式,为群众逐条逐项讲解政策内容,对群众不明白的地方以及提出的实际问题,一一作耐心细致回答,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殡葬相关政策。他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把移风易俗的观念传输到每个家庭,仅2020年就参加基层宣传移风易俗惠民政策12次,遍布昌乐5个镇街260多个村庄。

在他的履历里,没有辉煌的业绩,没有耀眼的荣誉,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从事的是一个特殊职业,在殡仪馆工作天天与遗体打交道,有些让人毛骨悚然,大家都避而远之,而且工作环境中没有欢声笑语,也不能说“再见”“你好”,有的只是丧属的悲哀哭泣以及殡仪馆院墙外清冷的风声,对于他的工作,当初许多人不是很理解,甚至感到诧异,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神圣、很高尚。他曾说过:一个普通劳动者,从事着最普通的职业,当他将自己的道德情操融铸进所从事的工作时,那这份职业就是圣洁、美丽的,他自己也是圣洁、美丽的。安慰生者,送别亡灵,这个特殊的职业又何尝不是光荣而神圣的呢?因此,他带着梦想、带着希望,坚守在人生终点。

二、疫情期间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彰显担当

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放弃了春节假期时间,迅速投入到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为避免大量人员聚集,殡仪馆暂停告别仪式,他带头穿上防护服主动要求到监测点对来馆办事的群众进行消毒、测量体温、登记。因暂停告别仪式,很多丧属不理解,他一直坚守防疫一线,细心细致向群众做解释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迎来了一场大雪,但却丝毫阻挡不了魏学礼坚守一线的脚步,他并没有因为恶劣的天气而退缩,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依然坚守岗位。多天以来,不管是刮风、严寒、下雪,从未间断,每天早上提前到达监测点,准备好防控物品,对车辆及来馆办事人员进行严格管理,认真查验身份证,实名制登记个人信息,测量体温,消毒,建立台账,确保做到对可疑情况早发现早报告。同时,积极宣传病毒防控知识,提醒来馆办事人员出门戴口罩、居家勤洗手、不走朋串友、不聚会。

疫情防控期间,他从没休息过一天,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空工作中。他闻令而行、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党中央的要求,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虽是漫天雪地,但他毅然坚守防控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他无私的付出,换来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确保了单位工作政策开展,群众安全无疫情发生。

三、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践行孺子牛精神

殡葬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无论昼夜,无论寒暑,只要接到电话诉求,他总是冲锋在第一线。从事殡葬工作二十多年,他记忆中难度最大的一次遗体收敛工作是在2003年腊月,当时正在值夜班的魏学礼接到交警部门的电话,鄌郚镇的白塔水库桥上出了车祸,有两具遗体掉落到了桥底,需要他们连夜收敛。魏学礼与三名同事迅速出动,冒着大雪,赶往事故现场,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走了两个半小时,到达现场已经晚上8点多了。本以为路难走,没想到遗体更难收敛,到达现场后,他们发现遗体在桥下20米多的沟底中,附近根本没有路,而且桥下的坡非常陡,路边全是荆棘,覆盖满了雪,身为党员的魏学礼二话不说,拿起担架和遗体袋就下去了,不顾肢残体碎,一丝不苟地收敛、整理、包裹。等他们回到单位时已经凌晨4点了,在冰天雪地里一口热水都没喝过,等暖和过来才发现手上被荆棘划了好多口子,其实这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二十几年来,这样的突发情况,魏学礼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怨无悔,战斗在殡葬第一线,以民政人特有的执着、韧劲,冲破世俗偏见,践行着“俯首敢为孺子牛”的民政精神。

对于魏学礼来说,殡葬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他的工作目标就是让每一位逝者都能安祥、体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让其亲属得到一丝丝的安慰,真正做到“让逝者安息,使生者慰藉”。(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