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来俊

2021/6/3 20:24:45

宫来俊,男,临朐县龙山含香家庭农场场长。从城市白领到庄稼人,从樱桃种植的门外汉到种植专家,宫来俊用近1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

辞职回乡种樱桃

今年52岁的宫来俊之前在潍坊城区一家公司上班,后来辞职回乡创业。因为老家的农田属于丘陵地,历来以种植粮食为主,利润比较低。宫来俊意识到,只有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才能致富。

在临朐城关、山旺等乡镇,不少农户都种樱桃,每亩地的产值比种粮食高出十几倍。为此,宫来俊在村里承包了8亩地,开始种植樱桃树苗。“虽然之前我贩卖过水果,能分辨出水果的好坏,但是如何种植樱桃,却没有一点经验。”宫来俊说,他开始一边学习技术,一边摸索着种植。

按照樱桃的生长规律,前三年不开花,直到第四年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说,宫来俊种植的8亩樱桃树,前期一直是在投资。“当时种了2000棵樱桃树苗,花了2万元,再加上每年的施肥、灌溉等成本,四年下来投了十几万元。”宫来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种樱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5月中旬,宫来俊的樱桃终于上市了,每斤卖到20元。“卖上了好价格,心里有底,采摘樱桃时也格外有劲。”宫来俊说,仅这一年的收入就是十几万元,将所有成本收了回来。

露天种植遇挫折

有了第一年的收获,宫来俊种植樱桃更加有信心。然而,在2013年却遭遇了挫折。

2013年的春季,让宫来俊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就在他信心满满地管理着樱桃树时,突然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大风加上降温,樱桃花全被吹落,枝头上的嫩芽也被冻伤。“当时我到地里一看,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樱桃花被吹落,就不能结果了,前一年的管理和投入全部付之东流。”宫来俊说,当年他不仅没有收回成本,还损失了十几万元。

这一次遭遇,让宫来俊意识到,种植露天樱桃的风险太大了,不仅担心出现倒春寒天气,还害怕高温天气。“大棚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的天气变化,维持樱桃树生长环境的稳定。”宫来俊说,从此之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大棚樱桃种植。

“大棚里种植樱桃,不仅能避免自然灾害对樱桃成长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提前上市,卖上更好的价格。”宫来俊说,当时他家里没有多少资金,他只能一边在外地销售水果赚钱,一边再去建设大棚。就这样,他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

注重引进新品种

宫来俊一直有个梦想,扩大樱桃的种植规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15年,他发现附近的宿家庄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种植粮食作物收入低,而且比较吃力。于是,他从留守老人手里流转了16亩地,种上了樱桃树苗。同时,他还租了邻村一些农田,全种上了樱桃,最终樱桃种植面积达200亩。“每亩农田的流转费用是一年1500元,这比种粮食的利润要高,而且周围村民可以来我这里打工,再赚工资,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少100元,懂技术的一天能赚200元。”宫来俊说,常年在他这里打工的有30多人,樱桃集中采摘期有100多人。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宫来俊还非常注重研究樱桃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前几年我到辽宁一个种植户家,看到了一个樱桃新品种‘含香’,不仅外表好看,吃起来还有香气,市场上不多见。”宫来俊意识到,市场上缺的不是樱桃,而是品质好的樱桃。为此,他将“含香”引进了自家大棚里,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和不断研究,“含香”在本地开花结果,并卖出了好价钱。“‘含香’去年5月上市,江苏、广州、北京等地的商贩前来收购,批发价卖出了100元一斤,是普通品种的好几倍。”

特色产业乡村振兴

宫来俊爱钻研应用新技术,示范引导走在前面,樱桃大棚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和温度全自动控制系统,新上土壤检测设备设施,新建智能互联平台,大棚全部实现智能联网,生长期内全过程智能化管理,走特色发展的路子。精耕细作10多年,宫来俊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良种植方法,提升樱桃产品品质,升级换代樱桃品种,在市场上获得先发优势。2020年2月,宫来俊被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潍坊市乡村振兴带头人”荣誉称号。

自己富了,宫来俊不忘乡亲,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送上花生油等礼品,温暖每一家,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潍坊市乡村振兴带头人,宫来俊帮助本地种植户和济南、淄博等地种植户建大棚,无私传授大棚樱桃种植管理技术,向全国各地传经送宝,成为全省个人种植樱桃大棚最大户,每年接待省内外来参观学习人员1万多人。现在,龙山含香家庭农场种植樱桃面积420亩,其中大棚面积200亩,高端品种含香大棚种植面积150亩,农场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目前,在含香农场带动下,龙山产业园已有黄家庄、宿家庄、倪家台子、张家辛兴等十几个村种植樱桃,户均年收入过10万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敬业奉献)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