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2021/9/4 14:59:17

高峰,男,1950年9月生,中共党员,昌乐县红河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高峰退休后,继续发挥一名共产党员乐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把服务老干部、服务青少年和服务社会大众作为自己的生活重心,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广泛开展党史国史和革命传统的挖掘、整理及宣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干部的贴心人”、“青少年的监护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先后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潍坊市“四点半学校”优秀辅导员、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昌乐县优秀共产党员、昌乐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昌乐县“最美五老”等荣誉称号。

老伙计们的“勤务员”

2015年,一贯热心的高峰被推选为红河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儿女出于孝心曾劝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不仅没有分文报酬,还得操很多心,退下来就该好好休息,不要再去操那份心了”。他却说:“黄忠七十不服老,何况自己是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为年轻同志带好头是我们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伙计们还想继续为社会贡献余热,我就该出来给他们当好‘勤务员’”。从此,高峰便为支部的工作奔波忙碌,开始了自己的“勤务员”生活,无论是夏天炎炎烈日,还是冬天寒风凛冽,人们看到高老满头银发却总是步履匆匆的样子,他把为支部工作忙碌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高峰调整充实了支部班子,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支部一班人拧成了一股绳,增强了班子战斗力。他不顾家里老伴的反对,累计捐资5.8万元,支持建设了党史国史研究室、党性体检室、党员活动室、文化书屋,为支部35名老党员提供了800余平米的活动场地。建设过程中,他经常靠在工地一线,监督工程进展、查验装修材料,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他还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每个老党员,建立落实了“五必访”制度(新退休党员必访、生活有困难必访、思想有波动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病故必访)。他工作态度严谨、责任心强,有时候铺天盖地的工作压得年近七旬的他喘不过气来,可他还是乐呵呵地说:“没事儿,这样的生活更充实。”

红色文化的“宣传员”

为更好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旋律”各项活动,高峰组建了由14名老党员组成的党史国史研究队伍,一群平均年龄将近70岁的老伙计们,把退休后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昌乐10个镇街区,广泛寻访红色记忆,收集红色藏品,整理红色故事,先后收集整理当地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史料72篇。为贴近史实,他的研究队伍追根溯源,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详细查阅了《中共昌乐县党史》、《昌乐县志》等历史资料,把中国共产党在昌乐县从1921年开始,到1938年刘慈源在红河镇秦家庄子(现为北秦村)主持成立第一届中共昌乐县委,再到建国以后的各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先烈人物进行了详尽的整理提炼,置于全国一个宏伟的革命大背景下进行了描述,反复斟酌修改,历经十数稿,完成了8000余字的讲稿,获得了市、县党史研究部门的高度评价。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2015年,高峰参加了昌乐县关工委组建的“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并被推选为副团长,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国史教育进校园”活动,以红河镇各中小学为课堂,以青少年为宣讲对象,结合昌乐县、红河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用党史国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帮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已先后组织宣讲34场,受教育师生9100余人次。每次去学校讲课,去县里开会,他都是自己坐公交车,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每次宣讲活动,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这对七十多岁的高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可他仍然乐在其中。他说:“看到孩子们渴望求知的目光,再疲惫也值得。”

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防控需要,高峰在进行线下宣讲的同时,又在县关工委帮助指导下,录制了课件,通过“爱昌乐”APP进行线上宣讲,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孩子心里的“高爷爷”

“自己身上的铁公鸡,孩子心里的高爷爷”。为解决农村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2016年,高峰带领支部一班人,宣传发动了一批热心公益的老干部,建立起了4所“四点半学校”,解决了200余个学生家庭的后顾之忧。高峰在自己所在的朱汉社区“四点半学校”, 主动发挥书法、文学特长,自告奋勇当起老师。为节省学校资金,他货比三家,跑到潍坊购买毛笔、宣纸、墨汁等物资,自己吃饭则草草了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的书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给青少年成长“把好脉”,高峰在红河镇5所中小学推广了“学史鉴今·共守初心”主题班会制度,每次班会讲一个历史故事,唱一首爱国歌曲,写一篇心得体会,让孩子们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理解和认识。他还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庆日,组织支部老党员、老干部进驻校园,先后开展了“我与祖国共成长”老少同乐系列活动19场。他还定期组织红色文化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在学校建设校园红色文化走廊。

高峰一直坚信只有青少年足够优秀,国家的发展才能动力充沛。为此,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党史国史的挖掘、整理和宣讲中,围绕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特点,结合昌乐县和红河镇域内的“两史”史实精心编写和策划活动主题,似乎永远没有疲惫的时候。高峰的付出得到了青少年的认同和尊敬。许多青少年因为“红色基因”和他结成了好朋友,亲切地称他为“高爷爷”。(助人为乐)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