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祥

2022/1/3 17:55:42

刘瑞祥,男,寿光市台头镇三座楼村村民,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一位党员,在村委工作30多年,带领村民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移风易俗,涵育文明新风,三座楼村成功创建为潍坊市级文明村;他是一位企业家,从1996年经营企业至今,捐资修路、助学扶贫、孝亲敬老,始终以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2017年,他带头出资100万元与寿光市慈善总会联合成立助老基金,为三座楼村建设了寿光市第一批村级“医养结合”幸福院,每年拿出8万元助力“幸福食堂”运转,解决了农村老年人日常照料难题,让孝老敬老蔚然成风。个人先后荣获“寿光市优秀志愿者”“寿光市道德模范”“寿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用行动传承孝善

从1989年任村主任、2001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至2021年退休,刘瑞祥在三座楼村委工作了30多年,并一次次带领村民走上幸福致富路。“好村风是树起来的,更是干出来的。”在刘瑞祥的带动下,三座楼村党支部关注困难群体、老年群体、残疾人群、乡土手艺人,真抓实干,倾力为民。“孝文化是我们推崇的,而赡养老人正在成为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弘扬的一种美德。”担任三座楼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刘瑞祥为了让全村老人获得更多幸福感,村里在重阳节时都会举办了敬老节,通过表演文艺节目、发放福利等形式,让老人感受村里奉行的敬老爱老村风。同时,为了给老人提供娱乐活动场所,村里投资20万元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通过对“孝”的践行,引领村民行孝道、尽孝心。

“我们村年轻人以前是务农,现在是打工,照顾老人时间靠不上,让每位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一个子女的期盼。”刘瑞祥说,村里的老年人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为了把老年人照顾好,子女打工会更安心。在刘瑞祥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幸福院”(即如今的“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年轻一代,减轻了他们的养老负担。每天11点前的“幸福食堂”,老人们陆陆续续走来。在“幸福食堂”吃完饭后,老人们还会在活动室里聊聊天、下下棋、看会儿电视,舒服自在。“这里的活动娱乐室配套比较完善,电视机、棋牌桌、软座椅等一应俱全,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还为老年人交流、娱乐提供了新场所。”

据了解,2017年5月1日,“幸福院”试运行;2017年7月11日,“幸福院”正式运行。试点成功后,“幸福院”成为寿光养老模式的典型得到推广,发展为如今的“幸福食堂”。在“幸福食堂”,每日为老人提供午餐、晚餐,80岁以上老年人一顿饭只需1元钱,90岁以上老人每餐仅收取0.5元,该院通过“政府补一点、集体筹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筹资建设,让那些因子女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老年人,只需一点钱就能吃得饱、吃得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三座楼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心村”。

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用真情回馈社会

1996年开始,刘瑞祥便涉足防水卷材的生产行业,他勤于实践,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将一个作坊式工厂逐渐打造成了产品畅销国内外,拥有国家专利50项,产值过亿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产品得到了知名地产、国家粮库、国字头建筑等企业的认可。

作为企业家,刘瑞祥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也担负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2010年开始,每到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刘瑞祥都会主动捐资献物,为村里的五保、特困老人送去节日慰问和生活物品。“钱不多,礼也不重,但老人们都很高兴,都愿意跟我说说话。”刘瑞祥感慨地说。

近年来,寿光积极探索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新模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台头镇三座楼村率先试点成立公益性农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康复训练,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托养模式,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在多方协调努力下,三座楼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破解重重难题,确保场地、资金、服务三到位。其中,运营资金主要是寿光市残联对托养残疾人的政策补助金、村集体土地对外租赁费用以及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而爱心企业便是刘瑞祥经营的兴源防水与凯鑫防水、华丰防水三家企业,他们联合设立了100万元慈善总会冠名基金,通过留本付息合同捐赠的方式,每年拿出基金增值部分用于中心建设。

“扶贫不是管一阵子,管就管一辈子。脱贫攻坚,共同致富,最难的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贫困户。”刘瑞祥告诉记者,虽然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但还有几户村民生活比较困难,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因病致困等,他也希望通过关爱行动切实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