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魏本欣:老有所为情系热土

发布时间:2017/6/29 11:00:57 阅读:587

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诸城市南部山区皇华镇胡沟村,近几年,却因为一棵小小的榛子树而声名鹊起。提起胡沟村的巨变,这里的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盛赞年逾花甲的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本欣。
  从探索种植到收购再到深加工,他一片“榛”心献沃土,前前后后花了近5年的时间,投入了他近20年来在其它行业辛勤耕耘积累的过亿元资金,让小榛子串起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并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这么拼老命,到底图个啥
  夏至时节,走进位于胡沟村的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榛子园,一个“新六产”的农业新业态跃然眼前:原本荒废的山岭薄地上,一棵棵榛子树葱郁旺盛,这里漫山遍野的榛子树结的果实,将被加工成榛子粉、榛子果仁儿、榛子油、榛子酱等系列产品,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位于华山脚下的胡沟村是省定贫困村,世代靠天吃饭,周围大大小小的薄地山岭有十几座,前些年仅能勉强种植玉米、大豆、小米“老三样”,每亩山地年收益不足500元。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本欣接触到被誉为“坚果之王”的榛子,为了解榛子的种植,魏本欣专门去东北进行考察,又到中国林科院向专家教授请教种植榛子的可行性和有关技术,从他们十多年杂交培育、繁苗、栽培对比结果中观察,从不同地域、气候、土壤试验成功的54个品种中筛选出10余个适合栽培的优良榛种,并委托科研单位代培的一、二、三年生平欧杂交大果榛子,移植到诸城南部山区。 
  “都这把年纪了,还瞎折腾搞什么榛子示范基地?”对魏本欣引导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榛子的大胆决定,别说家人不理解,朋友不理解,所有认识的人包括他自己有时也不理解。再说,搞传统农业,面对的是荒山秃岭,谈何容易,这不是自讨苦吃嘛。魏本欣也私下悄悄问自己,这么拼老命,到底图个啥?
  2014年,被誉为当地铸造行业“大佬”的魏本欣,开始上山栽植榛子。不料偏逢3年持续干旱。老魏租用大小几十台车辆从镇里拉水上山抗旱保苗。两个多月连轴转,早出晚归,一天徒步5公里以上,嘴上起了口疮,脚趾得了甲沟炎,最后累得成了“铁拐魏”,走路一瘸一拐的,脸黑得赛过包公。最终,种植的300亩榛子全部成活。
把身子和乡亲绑在一起
  只有让农民看到和得到实惠,只有和他们的身子绑在一起,心贴在一块,才会成为农民信赖的领路人。魏本欣将榛子产业的触角悄悄伸向了第一产业,建立起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脱贫长效机制,帮助成立两个苗木专业合作社,成本价卖树,市场价收购,规模很快扩大到400多亩。
  对那些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就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对转让土地的农民,安排在园区当工人,年薪3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带来6000万元的收益。还安置贫困村劳力500多人,直接收益1000万元,大大改善了贫困村面貌。
  没想到的是,这次苗子种上不久,遭逢六十年一遇大旱,树苗奄奄一息。本就自然条件恶劣,加上靠天吃饭,下游仅有的一个水库早就见底,群众见状,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束手无策。魏本欣也是心急如焚,树苗扎不下根,日子久了就变干柴,一切宏伟的计划就会泡汤。怎么办?魏本欣没有退缩,他不分昼夜,身先士卒,调动大小车辆十几台,400多人齐上阵,从镇上拉水抗旱保苗,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榛子树,染绿了岭南岭北。
  他又趁热打铁,通过流转胡沟、上康岭、下康岭、大山、小山等村土地5000亩,投入1535万元,雇用20多台挖掘机,奋战五个多月,将荒废千年的七八个荒山土岭,全面进行土地治理,引入先进的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节水灌溉,建成了山东华山万亩平欧大榛子示范基地,一层层一道道梯田环山绕岭,延伸着魏本欣拔掉穷根奔富路的坚韧信心。 
老骥伏枥志在脱贫路
  从铸造“大佬”到小榛子王,魏本欣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他成立了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苗木繁育+榛子收购+深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平台交易+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模式,实现了榛子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多业态发展。
  他还成立了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榛子深加工车间,给种植户免费提供榛子树苗,回收成熟的榛子进行深加工,引导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榛子,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榛子树,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庄3000户农户开展规模种植,胡沟村也一举实现整体脱贫。
  年逾花甲的魏本欣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那就是在3年内,带动起周边3000个农户、6个专业合作社和基地,争取实现2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为山区脱贫致富作出更大贡献。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常山东坡的300亩榛子园,到7300亩的华山榛子种植基地。魏本欣的生命融入了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他正带领着胡沟村的乡亲们,在小榛子树铺就的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