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李英杰

发布时间:2017/8/31 9:38:02 阅读:0 评论:2514

李英杰,潍柴一号工厂一名普通的工人技师。1986年技校毕业进入潍柴后,便潜心从事设备维修工作。30多年来,这个喜欢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从懵懂少华到头生华发,岁月改变的是容颜,没有改变的是他对维修这份工作的挚爱和坚守。

1998年10月底,33岁的李英杰接到公司通知,要他赶赴德国道依茨226B发动机厂。这是一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的发动机厂,潍柴与他们联手在潍坊成立了合资企业——潍柴道依茨合资公司。李英杰这次的任务就是要对道依茨226B发动机厂进行整体搬迁。

1999年元月5日,李英杰怀着既牵挂又忐忑的心情离开了潍坊。令他牵挂放不下的是生病的老母亲,令他忐忑不安的则是不知道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到达德国进行交接时,德国人扔下厂房钥匙就走了,临走还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他们仿佛在说,没有我们的技术指导,你们能行吗?就是这眼神深深的刺激了李英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用实力证明我们中国人肯定能行!

根据搬迁计划,9条生产线分三期进行,李英杰负责装配线和预装线的拆迁。远在异国他乡,他们要面临的不仅是克服饮食和语言的障碍不便,还有许多现实困难,厂房四周没有电话、工作现场没有电脑、没有拍照设备,整个搬迁过程只能靠白天手工测绘、用脑子记下,然后晚上回到住处再整理图纸。那些日子他们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忙完工作的间隙,李英杰总会想起生病的母亲,不知道他老人家身体恢复的咋样了。可通讯不便的当年,他只能把思念和担忧暗藏在心底。

1999年正是潍柴最困难的时期,为了节省费用,他们没有雇佣起重设备,同时德国周末双休,厂家不提供风、水、电等动能。为了缩短工期,当时9条生产线全部采用手动起重工具进行。李英杰和同事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我们就不信中国人的双手比不上德国的机械手!在大伙儿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最终提前两个月圆满完成拆迁任务。1999年8月1日,他们带着拆除的生产线返回潍坊后,又历经11个月的昼夜奋战,终于在2000年6月份,成功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线贯通。

2000年6月25日,当设备顺利试生产的那一刻,李英杰和同事们的眼睛湿润了。他们终于不辱使命,成功完成了企业交付的使命,也用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可喜悦的同时,他又抑制不住悲伤。当他还在异国他乡挥汗如雨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他直到回国才得知这一噩耗。当时,他跪倒母亲的坟前嚎啕大哭,没能亲自送母亲一程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只能用更出色的成绩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他知道,老人家是会理解和体谅他的。这次国外拆迁之旅也成为李英杰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洗礼。他见识了德国的先进技术,体会到了中国人在国外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的斗志:360行,行行出状元,要干就要干到最好。他立志有朝一日,必将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干过维修的人都很容易得一种职业病,就是看到损坏了的东西总想动手把他修好。那种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成就感一般人很难体会。有一次,李英杰注意到仓库里摆着十几根无法满足加工要求的进口镗杆。这些镗杆都是德国制造,每根价值40多万元。看到这些好东西就这样默默躺在仓库里,李英杰有些心疼。经过了解,他获知这些镗杆在国内没有厂家可以修复,如果返回德国修理,修理费和运费加起来每根就要30多万元,因此被闲置在仓库里未处理。

“修好它!”李英杰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通过逐一排查,他发现安装车削机体缸孔止口刀具的滑块与镗杆本体间隙过大,是造成垂直度超差的主要原因。但要消除这个间隙却非常困难。一开始,他采取对滑块电镀与修磨,对镗杆本体进行配研等手工研磨措施,虽然修复后的镗杆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却远远没有达到他自己对精度储备50%的目标。再继续下去,难度重重。如果就此止步,也没人会说啥。毫无头绪的李英杰一度想要放弃。可不服输的他还是决定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那段时间还闹过一个笑话。有天清晨,老婆质问他,谁是糖肝?原来他半夜里说梦话,嘴里不住地唠叨着糖肝糖肝的。老婆不由起了疑心。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他解释了半天,才让媳妇明白此镗杆非彼糖肝。后来,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他终于找到破解之法,对前期设计的镗杆消隙结构进行多次优化,终于使修复后的镗杆止口垂直度达到了0.005mm,不仅满足了0.02mm的工艺要求,也超出了李英杰自己对精度储备要求50%的标准。他将修复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形成典型案例在公司内部刊物发表。当德国制造镗杆的专家得知此事后,不由赞叹不已。10年前李英杰自己许下的“有朝一日,必将让德国人刮目相看”的誓言也得以实现。

当下,“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年度热词,被大家所熟知。从德国工业4.0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从美国互联网到中国两化融合,无一不在传递着“智慧工厂”的概念。这既是一次对传统制造业的巨大冲击,也是一次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机遇。其中,智能制造的基础是设备自动化。

2013年10月23日,正在装配车间巡查的李英杰碰到了分厂厂长。厂长把他领到缸盖主螺栓拧紧工序,对他说,“在这里看上一个小时,然后去我办公室。”厂长转身走了。李英杰就留在那里盯着工序看,最后看的该工序的操作者都不好意思了。一小时后,李英杰来到厂长办公室。厂长问,“你发现什么了吗?”他说,“那个工序的操作者很累。”厂长笑了笑,“你说的很对,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这样吧,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将问题找出来并提出解决方案”。

随后的一星期时间里,李英杰与工序操作者、车间装备管理员、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终于找到了该工序的不足:劳动强度大、装配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质量隐患、进口拧紧轴故障率高,导致每年维修费用高达百万元。当他向厂长汇报时,提出了请设备厂家设计一台专用设备的建议。厂长说,“设备厂家不清楚使用特点,设计的设备可能会水土不服,你能不能自己造一台?”李英杰当时有些懵!让他修设备、按设备、调试设备这些都没问题,但“造设备”,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

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里,李英杰一头扎进了项目实施中。他根据现场调研结果,又结合操作者需求,确定了设备的最终设计方案。然后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借鉴现有技术,成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设备设计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于2014年1月24日,成功将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并通过了工艺验证顺利投产。当设备运转的那一刻,四个多月来加班加点、绞尽脑汁的疲惫终于一扫而光,悬在心里的大石头成功落地。

这是潍柴第一台由工人自主设计制造的生产设备,制造成本仅40万元,比买一台新设备节省了60万元,并且还减少了3名操作人员,提高了20%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质量隐患,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还为公司每年节省进口拧紧轴的维修费用100多万元。这台设备的制造技术被潍柴定为技术秘密。为了表彰李英杰做出的贡献,公司将这台设备命名为“英杰全自动8轴缸盖主螺栓拧紧机”。

李英杰常说,我所做的,比企业的研发人员相比,实在是太微小了。但就是这份微薄的力量,在实际的生产运作中,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近3年来,由李英杰主持设计制造的自动化设备有11台,减少操作人员22名。这些自动化设备为潍柴连续连年入围《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助推着潍柴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常常有人问李英杰,你在潍柴干什么工作?他总是回答说,“修床子的。”“哦,干活的啊。”从听到的回复里,李英杰总是能听到不同的言外之意,但他却不以为然,因为他很自豪。作为一个“修床子的人”,他用双手修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修出了同事的尊重,修出了凡人匠心。他说,我自豪,我骄傲,我就是一个一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潍柴匠人!(敬业奉献)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