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尹涛涛

发布时间:2018/3/29 9:24:05 阅读:0 评论:2514

在渤海莱州湾南畔白花花的盐碱地上,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叫做“红荆条”的植物,不用人刻意栽种,没有人特别呵护 ,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它根植于盐碱地,生命力极其顽强。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被它的品格折服,将这素有“英雄树”美誉的植物称为“盐滩红柳”。

如今,生活在山东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岸线上的大家洼边防派出所官兵正在赋予“盐滩红柳”以新的内涵。他们凭借过硬的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履行了保卫祖国边海防和维护沿海治安稳定的使命,孕育出了“吃苦不叫苦、寂寞不沉默、实干不懈怠”的“边防红柳”精神。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尹涛涛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边防线上的守望者

大家洼边防派出所位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北部的老河口,这里地处偏僻,三面环水,一面向海,离潍坊市区120公里,远离世间的繁华,无常住人口,只有大片的盐田、零星的工厂和4个码头停泊点,大海路是这里与外界的唯一主通道。

放眼望去,这里除了红柳和大海,就只有泛着白花花的盐碱滩。幸好边防派出所的大门外,还种活了几棵垂柳,远远望去,成为这茫茫滩涂的一点绿意。走进派出所,看到这些已经修建了近30年的小平房,墙皮脱落严重,斑斑点点的墙面显示着空气的潮湿,但干净整洁,井井有条,无处不显示着军人的气概。“现在的工作条件比原来好多了。”刚刚巡逻归来,从警12年的大家洼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尹涛涛说,带着一份责任,怀着一腔热情,他和官兵们执着地坚守在这里。

上世纪的老河口是个“不通水、不通网、不通电”的地方,辖区的海岸线虽然只有16公里,但每次巡逻对官兵们而言都是精神和体力上的一次严峻考验。茫茫的盐碱滩上,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没膝的烂泥往返。由于与外界道路不畅,他们常年吃不上新鲜的蔬菜,一日三餐除了大葱蘸虾酱,官兵们自己耕种的蔬菜就是最好的伙食了。喝不上淡水,他们就自力更生,先是用扁担挑水、后在院里修建了储水池,每月去城区拉一次淡水,以保证日常工作生活。

说起条件的艰苦,教导员尹涛涛有着切身感受。“虽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但老河口的生活环境真是让人有些害怕。农村老家最其码不会举目荒凉”。刚开始来到这里,面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他感到十分茫然。现实的差距无异于给了他当头一棒。掉墙皮,喝雨水,在盐碱地里,就连派出所里的警车铁皮都能给碱烂,木质的宿舍门窗一年最少也得修上一次,否则就因潮湿变形而关不上。那时候,尹涛涛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未来产生了彷徨,担心工作生活在老河口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会荒废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如梭,如今的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与老河口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他说,他已经深深喜欢上这里勤劳朴实的盐场工人和渔民了。

“盐碱荒滩上草木难生,然而恶劣条件下片片红柳却傲然挺立。一到夏秋季节开着红、紫色花的柳丛,成为边防线上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用红柳与恶劣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激励官兵,就是希望官兵像红柳一样,扎根盐碱滩,建功在警营。”尹涛涛说。

百姓心中的暖心人

“我一看到边防叔叔那繁忙的身影,和蔼的笑容,就像见到了冬天的太阳,温暖而亲切。”这是几年前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学生张芸(化名)作文里的话。她因父亡母病家境窘迫辍学在家,后在边防部队开展爱民固边战略中经尹涛涛和官兵们的共同帮扶重返校园。她的内心表白,成为官兵爱民为民的生动注解。

2013年,7岁的张芸因父亲因肾功能衰竭不幸去世,母亲也患上肝功疾病,常年卧病在床,只好与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并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2013年5月,尹涛涛在辖区走访时,了解到小张芸的情况后,立即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担当起了张芸的“爱心爸爸”。

立警为公,执政为民。多年来,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更加练就了边防官兵们的爱心精神。他们用燃烧青的春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筑牢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一道防线。几年来,尹涛涛带领官兵不仅在帮贫救困、抢险救人等方面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更在服务企业、化解矛盾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亲和力。

工作中,他们把走访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官兵的“必修科目”,创新总结错时走访法、分类走访法和走邻访友法等走访形式,发动官兵深入盐场工人宿舍、船头、码头和偏远养殖区走访,倾听民声,了解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让辖区群众能够看见、敢见、愿见、想见边防官兵。2013年以来,辖区内企业实现了“刑事零发案、治安低发案、纠纷全调处、矛盾全化解”的治安管理工作目标,呈现出一派和谐发展的好局面。

“夏天烈日赛火烤,冬天寒风似剪刀”,这就是尹涛涛和官兵们常年工作、生活在边防一线的真实写照。但他们却从不因环境艰苦而降低工作标准,不因任务繁重而放松服务质量。

经济发展的守护神

伴随着蓝黄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潍坊市“突破滨海”的推进,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成为经济崛起的隆起带,一度荒凉的老河口地带也变得沸腾了起来,随之带来是治安管控难度的加大。

如何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尹涛涛带领官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使命,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把“保民安”进一步体现在“促民富”上,想方设法为经济发展、企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和警务保障。

针对潍坊渔港建设工地人员多、物资多、项目重要、影响大的特点,尹涛涛协调建港单位,在港区专门设立了警务室,建立民警值班制度,确保工作推进到哪里,警力就跟进到哪里,治安效果体现在哪里,为渔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和企业,尹涛涛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渠道,针对老河口地处较偏,开通了具有110、119、120、122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河口24小时服务热线”。只要群众需要,24小时随叫随到。目前,在“老河口24小时服务热线”的基础上,正在逐步形成以“老河口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先后推出了“老河口信箱”、“ 老河口预报”、“ 老河口联系卡”等一系列有“老河口”特色的便民服务措施,赢得了辖区广大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谁家父母不惦记儿女,哪家孩子不想念爹娘?人们不禁要问,能使这群风华正茂、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坚守在这百里海滩默默奉献青春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尹涛涛说,是他们身上所穿的橄榄绿所代表着的荣誉和责任,是数代公安边防官兵传承的“边防红柳”精神!

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尹涛涛和官兵们用坚守、忠诚和执着汇成的新时代“边防红柳”精神,平凡而坚实的点缀着海边的风景,描绘着时代的风采,虽不金贵但却顽强蓬勃,无人赞颂却也铮铮铁骨,在莱州湾那一片粉红色的霞光里温温地透着无尽的边防情怀! (敬业奉献)

 

提交
  • 3楼:2018/5/31 10:05:03

    好人有好报
  • 2楼:2018/4/13 14:50:06

    向伟大的边防战士致敬,感恩他们的敬业奉献,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 1楼:2018/4/10 23:27:13

    人民卫士,无私奉献,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