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张培

发布时间:2018/9/29 14:31:13 阅读:0 评论:2514

张培,男,1961年11月出生,担任潍坊农科院专家组工作站、昌乐县红河镇农学博士工作站负责人,任职以来立足岗位,奋发进取,甘于奉献,指导红河镇农业生产。

8月19日,台风“温比亚”过境给昌乐带来了200多毫米的暴雨,红河镇5万亩大姜受灾严重,洪水过后57岁的张培连续在红河镇驻守,每天下村入户查看受灾情况,工作长达14个小时。前期,由于桥和路被冲毁,交通不畅,他只能绕路,每天行程多达160多公里。“红河镇共149个村,还得加紧。”张培说,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帮农民恢复生产。

8月28日临近中午,手拎大容量塑料水杯,裤腿和皮鞋上沾着泥土,潍坊市农科院特聘专家张培从村里回到位于昌乐县红河镇宅科社区服务中心的博士工作站。被村民们称为张专家的张培,是潍坊市农科院常驻红河镇的专家之一。“当地群众在种地上遇到问题,都会给我打电话,我会去现场查看一下,再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张培告诉记者,这个博士工作站是由红河镇与潍坊市农科院合作建成的,是潍坊市唯一一个在乡镇设立的农学博士工作站。

目前,包括张培在内,共有植保、土壤等专业的6名专家常驻红河镇,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品种引进种植、新产品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

9月2日上午10点30分,在昌乐县红河镇清泉村村民吴乐怀地里,潍坊农科院特聘专家张培一眼看到,地里有一部分大姜受灾较轻,就帮吴乐怀忙活起来。这是他天亮以后查看的第3个村了。“抢收可以帮村民挽回一点损失,及时补种其它作物也很重要。”张培现场查看清泉村灾情后,建议姜农尽快抢收大姜,同时换种菠菜、萝卜等蔬菜,尽一切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一开始村民垂头丧气。”清泉村党支部书记吴功文说,张培等几位专家多次来村里,反复给村民做工作,大家才意识到能通过补种菠菜等作物降低损失。在专家指导下,大伙很快开展了抢收和补种工作。

“不受灾的话,大姜能卖到1块5一斤。抢收这些大姜,由于品质不好,只能卖到每斤3-4毛。”村民吴乐怀说,补种这批菠菜,由于成熟期短,很快能见效益,能卖到1块一斤。

“咱也是农村孩子,看到村民受灾心里很难受。”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尽一切可能为农户减少损失。”作为红河镇农学博士工作站农技专家,灾情发生后张培第一时间走村访户,实地查看灾情。10多天,他通过召开培训会、微信发布指导意见等措施,指导群众生产自救。他跑遍了小菜园、东皋营等70多个村,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20多条。张培积极联系潍坊市农科院,与镇党委、政府一起对受灾村的不同地块、不同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提出分门别类统一种植相应蔬菜的专业意见,确保灾后种植蔬菜形成规模、提高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解决群众灾后“卖菜难”,张培还积极联系外部资源,为群众协调蔬菜销售渠道,特别是针对受灾严重的大姜和即将补种的菠菜、芥菜、萝卜等农作物,他联系了寿光、昌邑等地的蔬菜经销商,提前找好销售渠道,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长时间在村里“摸爬滚打”,张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个成立已近两年的技术团队在发挥作用。这个团队由潍坊市农科院专家工作站和红河镇农学博士工作站组成。专家工作站包括张培在内一共4位专家,博士工作站实际有二十多人在工作。团队主要负责新品种引进种植、病虫害防治、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

这两年,张培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推广应用超声波种子处理、蘑菇菌基质栽培等农业新技术7项,引进培育‘钻石之光’大樱桃……张培团队推广的超声波种子处理技术,在不增加成本基础上,让花生亩产提高300斤左右。他和许多村民成了“熟人”,工作一忙就容易忘了时间,村民常常请他去家里吃饭。

为改变村民的种植理念,红河镇博士工作站开办了农技学堂,为群众解决大棚生土改良等技术难题30余个。他们还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红河镇星火农科服务群,线上线下齐发力,实现专家群众实时交流,专家服务与群众需求能精准对接。

“年轻时,组织一直发展我入党,但我错过了很多机会。现在,看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抗灾救灾中发挥这么大作用,我特别想再申请入党。”张培说。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