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张启光

发布时间:2021/1/3 15:43:21 阅读:0 评论:2514

张启光,男,46岁,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1996年聊城师范学院毕业后,到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工作,连年担任班主任,一直战斗在教学一线。

张老师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出满勤干超点。总是诚实待人,关心同事,乐于助人,在同事中有较高的威信,以父亲般的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爱戴。曾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寒亭区立德树人标兵,寒亭区优秀班主任,寒亭区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高中数理化》、《教学考试》、《新高考》、《智慧引航》、《当代中学生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家庭成员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张老师拥有一个平凡、普通但温馨的四口之家。母亲75岁,是一位本本分分的农村老人,妻子47岁,1997年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与张老师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担任过班主任工作,多年任教高三毕业班。儿子20岁,在潍坊学院就读。在张老师的家庭里,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人人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张老师夫妻二人都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共同语言多,恩爱和睦,从没红过脸。二人对物质生活追求非常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不铺张浪费,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自己感悟和教育儿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儿子知书达礼、健康向上,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随意消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老人生活安逸晚年幸福,和美的家庭氛围赢得了邻居和街坊的赞美。

张老师的老家在昌乐农村,父亲在他上高中时生病去世,家里留下母亲、他和姐姐,姐姐为供他读书,早早辍学打工,为了不增加姐姐的负担,他一结婚就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二十多年来,一家四口一直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张老师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母亲,母亲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让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张老师不仅从物质上,更从精神上关爱老人,有时间就陪她聊天。在母亲生病期间,悉心照料,尽量满足她的要求,让她感受到幸福。张老师的妻子是安丘农村的,岳父岳母省吃俭用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工作后离得都远,婚后,他们夫妻二人就经常抽时间回家探望。教师这个职业,特别是高中班主任,课余时间确实少,所以每次学生过大周时他们就回去看看,当天去当天回,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老人也知道他们忙,有点什么病疼,自己去拿点药,坚持坚持就过去了,从不告诉孩子。但是随着二老年龄增大,身体越来越不似从前那般硬朗了。两人都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岳父心脏不好,且因为年轻时家中兄弟姊妹多,生活压力较大,劳累过度,年龄大了,各种病疼便不断找上门来。2012年下半年,张老师的岳父腹疼长达半年之久,为了不耽误他们工作,一直自己坚持,等放寒假,才告诉他们。去医院检查后,需要做手术,岳父又觉得过年孩子们都回家,在医院里不好,硬是坚持到年后才做手术。那次岳父生病住院,一直是张老师在照顾他。学校和医院两头跑,他虽然累,但从没耽误照料岳父,也从没给学生落下一节课。那次岳父大病后,他觉得,老人们离得远,照顾起来确实不方便,于是决定凑足首付贷款买一套房子,接老人们同住。2014年买了房子,集中精力装修了一下,2015年冬天便把老人们接去照顾了。从此,夫妻二人就三天两头地给他们买菜,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吃的。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让夫妻俩照料得井井有条。一下子照顾双方的老人,虽然很忙很累,但张老师打心眼儿里觉得快乐、幸福。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不光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美妙文字,也不仅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里的一句口号,它更体现在为父母端茶倒水的每一个细节里,在每一个简单温暖的问候里,在陪伴父母的每个日出日落里,在每一件看似稀松平常但父母却十分需要的小事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是每个中国家庭都渴望拥有的平凡幸福,张老师的小家庭在他的照料下,一直拥有着这样平凡的幸福。张老师一直觉得,只有宽容谦让,不以物质生活追求为标准,精神和美的家庭才是真正幸福的家庭。正如歌词里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每个小家庭都如张老师家那样幸福和睦,才有我们幸福的中国大家庭,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孝老爱亲)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