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孙德东

发布时间:2022/11/3 9:39:22 阅读:0 评论:2514

孙德东,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青阜村村主任。

在潍坊昌邑,有这样一位守信践诺的“硬核”牛人,他年少入伍报效祖国,退伍后为报答桑梓,他回到家乡青阜村竞选村主任,对老少爷们一诺千金,押上全部身家,硬是把“十年九不收的”撂荒盐碱地开垦为稻苗浴水、苜草芳菲的沃土良田。寒来暑往20年,孙德东心怀承诺,带领村民修渠建库,引水淡盐,完成了土质改良等一系列“逆天改命”的大事件,组建了十多万亩的“村集体+企业+农户”青阜农业综合体,推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种植,走出了现代农业振兴的青阜模式,获得全国推广。2019年,孙德东被授予“潍坊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倾尽身家,盐碱地变“海绵村庄”

位于昌邑市柳疃镇北部的青阜村,盐碱地连绵,粮食作物生长艰难,老一辈人流传着‘十年九不收’的说法。出生在这片盐碱地上的孙德东,从小感受着一代代昌北人的勤奋和艰辛,眼瞅着父老乡亲在盐碱地里过不上好日子,孙德东倍感焦虑。使命在肩,2002年,他选择回村竞选村主任,并向老少爷们承诺,一定要把这片盐碱地变成良田,结束祖祖辈辈土里刨不出来食的历史!

随着时机成熟,2015年,在孙德东的策划下,改变青阜的计划开始了。可是如何让全国最大的卤水储地长好粮食?孙德东比划比划距离村子20公里的潍河,大手一挥:“引水!”但村民们开始一度质疑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光铺设管道就得投入1800多万元,什么时候能收回投资?”在孙德东看来,只要有可行性,就有希望。退伍后孙德东曾经经商多年,他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全身心投入到引蓄水工程建设上来。面对家人的反对,亲朋的劝阻,他说:“答应了的事,不竭尽所能怎么做好?”孙德东的行动也得到了昌邑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关注和鼎力支持,在孙德东多方奔走下,青阜村先后投资1.7亿元,铺设管道37公里,打机井40眼,终于把滚滚潍河水引到了青阜田间。孙德东又亲自带着乡亲们挖建了32个水塘水库,收集雨水、倒逼卤水,实打实的一系列淡水降碱压盐工程轮番上阵,硬邦邦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了“海绵村庄”。

说到咱就做到,别和老百姓玩心眼

解决了水的问题,孙德东又带领村“两委”紧锣密鼓开始改良土壤,与国家、省、市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组建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病虫害监测站和由16名兼职专家参与的科研攻关团队,依托人才和科技支撑,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形式改良盐碱地2.5万亩,通过种植苜蓿、棉花、中药材等耐碱作物来逐步改良盐碱土壤。经过改良后,曾经弱土薄收的“盐碱地”已经变成了车盈穗丰的“吨粮田”,昔日荒地变成了丰收沃土。

土壤改良获得成功后,孙德东牵头组建成立了昌邑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青阜农业综合体的经营主体,走起了规模化种植的路子。其中孙德东自己的公司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青阜村集体以蓄水湾塘、“四荒地”入股,村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孙德东郑重承诺每年把经营利润的60%拿出来进行股权分红。

“种地是个实在活,说到咱就做到,别和百姓玩心眼,让利于老百姓,才能得民心。”孙德东说。这两年,企业每年都为村民分红100多万元,兑现了让大家伙都富起来的诺言。

“我们这代人就是干事的”

从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的青乡为农服务中心,到综合水肥、温湿度、光照指数的大数据智控中心,从投资1.2亿元购置的大型拖拉机、智能配肥机、植保无人机等国内外先进农机装备,到日烘干能力1050吨的粮食烘干塔和5000平方米的粮食储存库……孙德东殚精竭虑、高端谋划,形成了耕、种、管、收、烘、储、销一条龙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经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了让老百姓的粮食更畅销、更受欢迎,孙德东力主加快实施“互联网+”工程,对接全国供销社“供销e家”及省市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逐步打造了“网络+实体+配送”运营模式,推动了线上线下联动经营,有效开拓了市场,增加了销量,2019年以来实现线上销售收入1600多万元。

“我们与高校院所合作,今年承担了220个小麦品种、56个玉米品种的育种攻关任务,青阜农业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孙德东时刻把科技和人才放在关键位置,近年来,青阜农业综合体与多家高校的专家团队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平均五六百人次的专家团队在这里进行科研攻关。

重信践诺、敢闯敢试、埋头苦干,这是青阜村村民们对孙德东的普遍评价。“对大家承诺了的事,就要把它做到做好,我们这代人就是干事的。”2020年,青阜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捧着沉甸甸的牌子,孙德东倍感欣慰。(诚实守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