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评

杜德英

发布时间:2023/11/3 11:05:38 阅读:0 评论:2514

杜德英,女,1965年5月生,青州市王坟镇许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许家庄幸福院院长。2012年,村幸福院建起后,杜德英将孝心和爱心全放在了幸福院。为了不过多地分散自己的精力,杜德英主动把婆婆接到幸福院,和老人们一起居住。为了节约出伙房人员的工资支出,她义务承担起为幸福院30多位老人做饭的任务,一做就是十年,节假日也不曾间断,用实际行动托起了村里空巢老人的幸福晚年梦。

关了饭店回村服务百姓

杜德英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庄里乡亲有什么难事、糟事、烦心事,不管多忙,她都会撂下手头的活儿,前去协调处理。早年,邻居家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老人的两个儿子因为赡养的问题闹起了别扭,结果谁也不管老人了。杜德英听说后,分头到老人的两个儿子家去做工作,老人的两个儿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主动把老人接回了家。

百善孝为先,杜德英的热心肠不仅赢得了村民的好评,还引起了村两委的关注,经过考察考验,杜德英顺理成章地入了党、进入村两委班子。杜德英感觉到责任重大,便关了饭店,脱身婚庆,一门心思扑在村里的琐碎事务上。后来村两委也放心地将村幸福院院长的担子交给了杜德英,从此之后,杜德英将孝心和爱心全部献给了村子里。

老人们需要我回去照顾

杜德英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孙子需要照顾,尤其是幸福院建立初期,孙子刚刚出生,因为工作的原因儿子一家三口在城里居住,本该是进城照看孙子的时候,杜德英却没等孙子出满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因为“老人们需要我回去照顾”。儿媳也非常理解、支持婆婆的工作,从来没有因为照看孙子的事闹过家庭矛盾。为了不过多地分散自己的精力,杜德英把婆婆一块接到幸福院,和老人们一起居住,便于自己随时照顾。

幸福院建成初期,一些符合条件入住的老人们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思想顾虑,五保户、单身户老人还好说,有些子女在外工作的独居老人心有顾虑,怕给工作在外的子女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杜德英便和村干部分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终老人们都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幸福院。

我要把幸福院办成社会主义大食堂

老人们住进去了,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那就是维持运转的费用从哪里来。在讨论解决这一问题时,村“两委”班子慎之又慎,有的提出说自费,有的提出说子女承担,还有的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又被一一否决,最终作为院长的杜德英谈了她的想法,就是把幸福院办成社会主义大食堂,费用全免,经费来源大家共同想办法。经过村“两委”班子一致讨论,决定幸福院水电费从村里的合作社支出。

水电费问题解决后,30多位老人吃住消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日三餐,米面粮油哪里来?开始时是村集体出钱,但村里合作社和景区集体收入很少,不能长期坚持,接下来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来想办法。”杜德英坚定地说。她广泛发动、呼吁,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孝行天下、新雨义工、顺喜爱心团队等社会团体纷纷慷慨解囊,还有许许多多的单位、企业、个人也不断送来米、面、油、菜、面条等爱心物资,从根本上解决了幸福院老人们的生活问题。为了能节约出伙房人员的工资支出,她又承担起了义务为幸福院老人做饭的任务,这一做就是10年,节假日也不曾间断。

要“养得起”更要“养得好”

在杜德英的倡导下,幸福院除了为本村老人提供生活居住等基本保障外,还增加了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服务,采用新型的互助式养老模式,解决了五保户、单身户、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问题。在幸福院中,老人们相互关爱,相互照顾,一旦有人生病,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闲暇时间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拉拉呱,聊聊天,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杜德英还和镇上的文化站联系,定期邀请文艺队伍来幸福院慰问演出,为老年人送去更多欢乐和笑声。所有这些,不光老年人,而是全村人都记在了心里。

现在,幸福院里的老人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安享晚年,满足感、幸福感写满他们的脸庞。说起今后的打算,担任了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杜德英坚定地说:“现如今,许家庄村的幸福院已经基本解决了‘养得起’的问题,幸福正在‘赶路’,下一步,我们将下大气力、行多举措,朝着‘养得好’的目标迈进。”(助人为乐)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