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学

赵炳由

发布时间:2018/4/2 9:44:58 阅读:0 评论:2514

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一声招呼,他都义无反顾。他为四邻八乡的村民义务修车40多年,却不图任何回报。他,就是林家村镇正大社区小河北村的义务修车工赵炳由。

修车40载,从不收一分钱。林家村镇小河北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整齐的大瓦房,更有二层小楼屹立其中。突兀于这些大瓦房之中的,是赵炳由一家1979年建成的茅草屋,窄小的空间、老式的家具,每一件都印证了老人的过去。

赵炳由今年快70岁了。1970年,他入伍当过三年兵。因为在一次打山洞的过程中腰部受伤,回到本村工作。1975年,赵炳由学习了农机修理技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农机修理工。由于他的维修技术好,有人劝他开维修厂,也有的维修厂慕名而来,想高薪聘请他去工厂上班。按理说,体面的工作、丰厚的工资、旁人羡慕的眼光,别人求之不得,但赵炳由却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用专业的车辆维修技术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此后的将近四十年里,赵炳由一直把修车当做一份事业来干,积累了丰富的修车经验。不管谁家的农用车坏了,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去修,而且从来不收任何费用。有时候,走在大街上听到机械作业时的声音不对,不管认识与否,他也都会及时告知车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更是毫不犹豫地钻到车底下进行维修。赵炳由的老伴说,有一次在村头,一个陌生人的车坏了,在路上动不了,他二话不说就爬到人家的车下面,排查车的故障来源,地上连东西都没有铺,车修好了,赵炳由带着一身的油污默默地离开了。

小河北村社区居民张根说:“赵炳由在我们村修车技术那是没的说,不管亲戚还是十几里的外村,也不管麦收还是秋收时节,只要叫他一声他都去修,而且从来不收一分钱。”

赵炳由自己曾说:“我就这么点手艺,管谁修车都不要钱,也算是回报社会吧。”

“表”不离手,陪伴他三十多年。赵炳由干活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块扭力表,表是以前买的,用来上螺丝的。上螺丝时,扭力表会使力平均。这也是赵炳由不离手的重要工具。赵炳由说,这是我的老伙计了,跟了我三十多载了,我跟它有很深的感情。

修车不仅是个很累,还是个很脏的活。衣服上、手上经常会沾满汽油、柴油。赵炳由的老伴也常因此赌气不给他洗衣服,赵炳由则很坦然地说:“老伴不给洗衣服我就自己洗,但是别人坏了车我就必须修。”

赵炳由的老伴说,年轻的时候为了修车的事没少和他吵架 ,赵炳由被人叫去修车,很多农活都是老伴自己拾掇。有时候赵炳由正在地里掰着玉米,邻居坏了车来叫,赵炳由也是毫不犹豫地扔下地里的活就走,留下老伴一个人对着庄稼发愁,有时候急得直哭。看看别人全家一起忙农活,回去老伴就和他吵架,他就说人家农机坏了非常急,不能耽误了人家使用。”渐渐地,看到赵炳由修车给大家带来了方便,赵炳由自己也开心,老伴也就慢慢理解了。

家境清贫,仍热心扶危济困。年轻的时候,赵炳由家本身生活并不富裕,他自己生活俭朴,省吃俭用,面对别人的困难却总是会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三十多年前,村里有一对年轻夫妻因病相继去世,两个年幼的儿子成了孤儿,无人照顾,赵炳由看在眼里,记挂在心里,在家人的支持和村民的帮助下,他主动照顾一双孤儿,平时经常给孩子送吃的,逢年过节给孩子送衣送粮,给孩子家干活,帮助孩子们长大成人。赵炳由有两个女儿,三亩半地是家里的主要收入。二女儿上大学时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学费全靠借,债务也只能等到田地里的粮食丰收后才能还上。他的腰部受过伤不能干重体力活,所以老伴也出去打点零工贴补家用。即便是这样,赵炳由修车也从来不收钱。

赵炳由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他说,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我的两个女儿现在都已经出嫁了,不用盖房子,赚钱也没有用处,够吃够喝就行了。

修车上瘾,有人说他是“傻子”。由于年轻时候的工作环境基本处于机器轰隆的状态中,赵炳由稍微有点儿职业病,左耳有点耳聋,交流起来有些困难 。老伴说,平时耳朵不灵光,但是有人找他修车是不用说第二遍的。一听到谁家车坏了就耳不聋腰不疼了。

即便这样,村里还是有很多不能理解赵炳由的人。过硬的修车技术,如果开一家修车铺,家里的境遇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所以,背地里,赵炳由也获得了一个“傻子”的称号。赵炳由也不恼:“傻子就傻子吧,我现在很自豪,不愧对‘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只要我还有力气,还能动弹,我就会一直修下去,修车对我来说,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责任。”(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