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人我来学

张晓莲

发布时间:2019/4/28 17:03:56 阅读:0 评论:2514

张晓莲,女,1975年8月出生在山东省昌邑市东冢乡东石桥村,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昌邑市特殊教育学校智发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张晓莲1996年7月至今在昌邑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连续23年担任聋哑、智障班班主任,工作中认真负责,用一片真心关怀着她的“特殊的学生”们,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荣获昌邑市优秀教师、昌邑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撰写的论文《运用身体语言,提高朗读水平》《运用多种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写句子能力》等在国家级刊物获得一等奖,开发并编写《生活语文》《德育生活》等校本教材。

张晓莲班里的聋哑孩子入学时大都过了语言的最佳训练期,没有语言基础,只会发出不规则的喊叫声,有的甚至连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张晓莲从a、o、e开始教他们练发音、学说话,一个字母、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耐心地反复训练,上午主要是教学和集体语训,下午是个别训练。为了保证语训质量,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20分钟的个训时间。20分钟虽然不算多,但13位学生加起来就是4个多小时。这4个多小时里,张晓莲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张晓莲会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常常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张晓莲会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由于每天发声过度,晚上回家时张晓莲总是嗓子嘶哑,咽喉肿胀,疼痛难忍,吃饭都困难。然而,当听到孩子们渐渐能发出比较清楚的音节,看到孩子们能站在台上表演诗朗诵,看到他们能与正常人交流,张晓莲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涌了出来,深深地为孩子们高兴,觉得自己不管受多大的苦都是值得了。

学生姜深凯,家族遗传性聋哑。张晓莲教他发音,带他做舌体操,十遍、百遍、千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艰难地喊出第一声“爸爸”时,他的父亲愣住了,他又叫了一声“爸爸”,父亲激动的抱住他,久久的不愿放开。等情绪稳定后,这位父亲给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谢谢,谢谢,谢谢老师……”他一连说了几个谢谢,声音有些哽噎,简单的话语让张晓莲很欣慰和激动,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个世界需要特教教师,残缺的太阳需要有人托起!

2010年学校转型为特殊教育中心,开始招收自闭症、言语障碍、脑瘫、唐氏等残疾儿童,张晓莲接收了第一批新生,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才七八岁。初入学的学生,没有课堂常规的意识,不懂的什么叫上课,不知道大小便要入厕,不知道饭前便后洗手,不晓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老师一个不提醒,尿裤子是经常的事儿,这时候,张晓莲就同时担当起母亲的角色,给他们喂饭、洗澡洗衣服、擦鼻涕……

智力残疾的学生大都伴有语言障碍,还有的伴有自闭、多动、脑瘫,都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张晓莲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日复一日耐心地通过教具、做游戏等对这些孩子进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孩子们在规范化和秩序感方面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张晓莲说“做课间操了”,孩子们马上就能按次序排好队,依次进入操场,并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中午吃饭时,孩子们会排队等着老师分发,哄抢、哭闹的现象不见了。孩子们还学会了把玩具放在该放的位置等。袁梓岂的妈妈看完了儿子在助残日活动上的表演后,激动地哭着说“梓岂变了”。梓岂是中度智力残疾,属于唐氏综合症,说话也含混不清。为了实施更好的干预措施,张晓莲为他制定了个人语言康复计划,经过两年多的不断训练和矫治,他现在终于可以清楚地说出完整的句子了。

徐爽同学由于出生时难产造成脑积水,十五岁的孩子只有三四岁的智力,并且伴有癫痫,刚到张晓莲班里时每月发作一次,后来病情愈发严重,现在每星期发作两次。当她第一次癫痫发作时,一百五十多斤的大姑娘突然满脸青紫口吐白沫的躺倒地上,把张晓莲吓得手足无措,方寸大乱,多亏有位老师从班级门前经过,帮着找来了校医。这件事以后张晓莲就找医书、上网查资料了解癫痫这种病,并且请教医生和孩子的家长,向他们学习病情发作时处置的方法,现在孩子再发病时张晓莲会立即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坚决不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张晓莲班有个小男孩,他患有自闭加多动症,在课堂上,他一刻也坐不住,不时地双手拍桌子,嘴里发出怪声,对于张晓莲的提醒,他就捂住耳朵;对于张晓莲严厉的目光注视,他则低下头,垂下眼睑,真正做到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上课时在教室里四处遛达,如入无人之境;或在安静的时候猛地尖叫一声,把同学们都吓一大跳。张晓莲学习了大量关于自闭症训练的资料,制定了个别康复计划,对他进行结构化教学,分视觉结构、环境结构、常规、程序时间表、个人工作系统五个部分每天对他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了两年多的训练他明显减少了焦躁情绪发作的次数,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蔬菜、水果、汽车能很清楚地分辨出来,能够说出名称)课堂上,看似他还是那么多动,还是埋头干自己的事,但当“开火车”轮到他回答时,他也终于能答对了。

时常有家长问她:“张老师,我家就一个这样的孩子,全家人都焦头烂额的,您每天都跟这么多特殊孩子打交道,难道不心烦吗?”张晓莲回答道:“上天已经放弃了这些孩子,我们再放弃,他们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晓莲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特殊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23年在特教岗位的坚守,张晓莲把人生中最青春亮丽的时光转化成最特别的爱,献给了一个又一个特别的孩子,让他们重新张开了梦想的翅膀。(敬业奉献)